TAF產品結構特征及性能 增強玻纖一般用硅烷偶聯劑進行表面處理,TAF的極性基團與硅烷偶聯劑的長鏈末端通過范得華產生很強的吸引力,該吸引力足以使兩物相界面消失,而形成一相,TAF溶劑化鏈段與基體樹脂有一定的相溶性,TAF起了相溶劑作用。這樣,在玻璃纖維、基本樹脂之間形成了類似錨固結點,即交聯點,改善了玻纖與樹脂的粘結狀態。由于玻纖的表面與基體樹脂之間的力學作用層厚度增加,使處于玻纖表面附近的基體更易于發生剪切屈服,增加對沖擊能的吸收和耗散效果,促使玻纖對基體樹脂之間的增韌效果。由于玻纖在樹脂中得到很好地包覆,在加工過程中玻纖與樹脂同步流動,不易扯開,大大地減少外露的玻纖。這樣,玻纖與螺桿的磨擦相應減少,螺桿的扭矩也隨之降低。 TAF與其他偶聯劑如鈦酸酯偶聯劑及鋁酸酯偶聯劑均有較強的吸附力,在填充母料中起增溶劑作用,如填充碳酸鈣、滑石粉、鈦白粉等母料中,TAF與鈦酸酯偶聯劑結合染成棕紅色,因此要求色澤較淺產品中不宜使用。 TAF與無機顏料有較好的結合力,因此,在尼龍、聚酯、聚碳酸酯色母料中可以作分散劑。由于色母料對機械強度要求不高,只需分散性好,所以在這些產品中可以不與偶聯劑并用。 TAF的技術指標:
項 目 | 標 準 |
性 狀 | 白色或淡黃色顆粒及粉末狀 |
熔 點 | ≥135℃ |
加熱減量(WT) | ≤0.5% |
色澤(Gardner) | ≤5.0 |
酸值koh mg/g | ≤15.0 |
總胺值koh mg/g | ≤10.0 |
熱失重(%WT) | 250℃≤1.8;300℃≤4.2;344℃≤5.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