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和訊財經
近期,公司宣布進軍鋰電隔膜行業,公告擬建設8 條濕法隔膜產線。公司依托自研產線及國產原料,筑牢低成本優勢,現有上下游儲備與隔膜產業高度重合,奠定迅速破局基礎。我們看好公司長期成長性,首次覆蓋,給予“買入”評級。
改性塑料頭部企業持續拓展新領域,隔膜業務開啟第二增長曲線。公司是國內改性塑料行業的頭部企業之一,產品廣泛應用于家電、汽車、通訊電子、新能源等領域。公司主線業務平穩發展,受益于改性材料國產替代進程,并不斷向新能源汽車等高毛利細分領域拓展。公司近期進軍鋰電隔膜業務,發揮成本及客戶關系儲備優勢,開啟第二增長曲線。我們預期公司傳統主業將受益于國產替代+高新業務放量,隔膜業務開啟第二增長曲線,整體業績將迎來提升。
改性塑料:預計2025 年3000 億大市場,國產替代+多元布局持續推進。,多元布局量利齊升。改性塑料是重要的石化產業鏈中間品,廣泛應用于材料性能要求較高的領域。目前全球和國內塑料改性率穩步增長,但我國塑料改性率與全球水平仍有差距:根據智研咨詢,2018 年全球/國內塑料改性率分別為47.78%/21.78%,改性率尚存一倍增長空間;此外,目前國內改性塑料主要市場份額長期以外資為主導,2021 年國內企業市場份額僅占約10%。預計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,國內高分子材料行業國產替代穩步推進,新能源、通訊電子等板塊改性塑料將快速完成國產替代,我們預計2025 年中國改性塑料市場空間將超3000 億元。公司高分子材料技術儲備深厚,自研六大核心技術體系,市場競爭力強。同時,公司與美的集團長期保持戰略合作,下游需求穩定。預計2023年,在原料價格下降+需求持續復蘇+高新領域拓展三大因素下,公司將迎來量利齊升。
鋰電隔膜:原料+設備+客戶三大優勢助力公司快速發展。在電動車、儲能高增長驅動下,全球鋰電池隔膜需求持續增長,我們預計到2027 年市場有望達539億㎡,保持30%+CAGR。國內隔膜行業已基本完成國產替代,正走向全球替代。
公司進軍鋰電隔膜產業,2023 年6 月26 日晚公司公告擬出資2.5 億元與蕪湖創韜設立會通新能源公司,共建8 條產線并于明后年完工;公司自研產線+采用國產原料,單線投資僅為1.2 億元左右,成本優勢凸顯。此外,公司主業改性材料的下游客戶與鋰電隔膜客戶高度相關,為公司快速進入鋰電隔膜產業鏈奠定基礎。
風險因素:下游家電汽車行業波動風險;主要原材料價大幅格波動風險;行業競爭日益加劇風險;客戶集中風險;技術人員流失或無法及時補充,核心技術外泄或開發滯后風險;隔膜新業務拓展不及預期。
盈利預測、估值與評級:考慮到會通新增鋰電隔膜業務開啟第二增長曲線,憑借原料+設備+客戶三大優勢有望迅速開拓市場,在短期內快速進行產能建設,為公司成長注入新動能;傳統改性塑料產品國產替代持續推進,在原料價格下降+需求持續復蘇+高新領域拓展三大因素下,將迎來量利齊升。我們預計公司2023~2025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.84/3.18/4.38 億元,我們以改性塑料行業代表企業普利特、沃特股份作為公司改性塑料業務可比公司,2 家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PE 估值為24x,平均PEG 估值為0.1x(均為Wind 一致預期);以鋰電隔膜行業代表企恩捷股份、星源材質、滄州明珠作為公司新增鋰電隔膜業務可比公司。3 家可比公司2024 年平均PE 估值為15x,平均PEG 估值為0.4(均為Wind 一致預期),考慮到公司改性塑料業務盈利能力改善,且新增鋰電隔膜業務有望促進未來業績高速增長,給予公司2024 年24x PE,對應目標價17 元,首次覆蓋,給予“買入”評級。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,不代表和訊網立場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請自擔。